一直以來很喜歡幾米的繪本,欣賞繪本裡所繪畫的景像與呈現的感覺。得知幾米的作品《星空》改編成電影,心裡有著極深的期待,但卻又害怕電影的版本無法將幾米的原著繪本完整的詮釋。直到看到《星空》的預告片,那唯美且具有豐富色彩的拍攝,當吉他開始彈奏,五月天唱著:「這一刻獨自望著星空從前的從前從沒變過…」,便吸引了我的目光,讓我為之著迷。
獻給 無法和世界溝通的孩子
這是繪本的開場白。起初,我不太清楚,這句開場白的用意,在閱讀完整本繪本之後,便了解《星空》繪本所呈現的內容為何,《星空》繪本所描述的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,13歲青春的想望。
電影一開始出現的場景是:爺爺的小木屋,此時電話響起,電話那頭是13歲的小美。也許對小美而言,爺爺的小木屋是她心目中的香格里拉,可以逃離紛擾且疏離的城市;而爺爺對於小美的意義,則是有一個關心她的人,可以感覺到溫暖,而非是在偌大的家裡,陪著她的只是偌大的空間感和孤單,如同幾米在繪本所下的字句:「我常常關上房門,躲在自己的世界裡」。然而當小美的爺爺走了,可想見的是小美的心裡感受衝擊多大,但她並沒有哭鬧,而是安安靜靜的拼湊那幅星空的拼圖,「想要獨自一人,用自己的方式跟爺爺說再見」。
在拼圖後,卻少了一塊,如同家庭的驟變、現實的不完美,讓整個原本應是具有美好時光、歡樂的13歲,失去了原有的色彩,使得13歲的生活,變得很孤單,必須學著接受失去,面對這個殘酷冰冷的世界。而轉學生小傑同樣具有著相同的特性:孤獨,脆弱,以及家庭的驟變,因此當小美遇見了小傑,兩人之間的頻率吻合,共享另一個只屬於他們的世界,逃離這個不屬於她們的城市。
走吧!我們離開這個城市。
在《星空》電影裡,導演林書宇以其獨特的視角,成功的詮釋出少年時期的徬徨無助以及同儕之間的微妙情感,所描述的關於青春的勇氣和脆弱,整個細膩的情感,也刻畫的絲絲入扣,讓人在看電影的同時,不僅也回憶起自己的13歲時光。此外,也將少女的想望,用大膽的意象進行展演,藍色大象陪伴孤單,摺紙動物飛翔跳躍,以及火車飛進梵谷星空,帶著小美與小傑逃離現實的束縛…等,一一的重現繪本的幻想世界,讓繪本裡的每張圖畫變成是有趣的動畫。
在整部電影中,最令我感到震撼的,便是崩落的拼圖。拼圖的一片片崩落,代表了支離破碎,導演透過這樣的意像展演,表現出小美的現實生活開始崩壞,心中如崩落的拼圖跟著開始崩落,深刻的描繪了少女的一種無力感,那種無力感足以撼動每個人的心。此外,幾米的《星空》繪本與改編電影的不同,在於改編的電影中,增加不少小美的家庭和學校的輔線故事,以及在結局裡讓小美長大並前往巴黎繼續尋夢,而在幾米的原著繪本中,並無著墨太多關於家庭的情節,最後一頁則停留在主角觀賞梵谷星空的圖畫;兩者各有其長處,繪本讓讀者去想繪本裡的畫面,細嚼文字裡的內容,而電影則是讓觀眾參與其境,把自己放進某個電影片段裡,感受主角小美13歲的孤單徬徨與想望。
留言列表